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今天想讨论的独立学者独立是指:既在编制、雇佣关系上不属于任何机构(高校、智库),也不以资助方的喜好为导向开展研究、赚取补贴经费。学者是指能按照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,在某一研究领域产出高质量的成果著作。

 

约莫9年前,深受马克思韦伯《以学术为业》一文影响,我这个耐不住寂寞、家中没矿的人不敢挑战学术作为职业。另一方面,线上论文资源、网上书店日渐丰富,自认通过网络也可尽知文科学术界动态。彼时,我问一名博士生,这样的情况下读博士的必要性是什么,是否可以在任何空间做研究,做一名没有头衔的“博士”。他的回答是:博士能逼你在一定时间内写出一些成果。

 

9年过去,我并未如自己所愿有所产出。才开始明白他说的话。直到6年前,我对一个话题产生了浓烈的兴趣,并搭好了整体的研究框架。而后中间因职业原因中断。这几天有空再着手看看。可以做访谈实地追溯的地方,已经拆迁。相关专著又出了3部,且都较为深入。立刻想买来一看。其中两本需从美国亚马逊购得,一本邮费超过书价,一本书价即为127美金。城市公立图书馆则全无馆藏。

 

我面对的困难终于显露无疑:对学术圈最新情报掌握落后、研究正式开始后费用耗费巨大。

那么独立学者的愿景是否还有可能?

 

学术行业已经像时尚行业,品牌竞争、学者竞争,大家每一季都在推陈出新。专业从业者寻找未被关注的话题,根据最新披露的资料对已有话题进一步探讨。早一步发表,这一领域就是你开拓的。在研究成果的披露上,时间紧迫感同样适用。这一秒是边缘话题,下一秒可能就是显学。 兴趣爱好者式的研究,时间拖的太长。未整理的草稿被已发表的内容压成了“过期新闻”。

 

研究对象的一手资料储存在国内外的档案馆、图书馆,二手资料多在各大论文资源库、出版著作之中。运气好时候,档案馆对任何市民开放。运气不好还需要介绍信。若要做一些访谈,就更加困难。没有一个合理的研究者身份作为依托,我并不能接触到这些。论文资源库登入账号的费用、专著购买的费用高昂。

 

学术圈仍旧相对闭合,一旦离开。既没有清晰的身份参与其中、与“同行”交流,也无法获取未发表的业内学术动态信息。身边的人则质疑“你操心这个干什么?”

时间、速度、费用、圈子、身份,这些都构成了想要做独立学者路上的重重障碍。即便如此,我还是想试试。

 

 

话题:



0

推荐

李花生

李花生

10篇文章 3年前更新

学术票友,操心话题无定形。 微信公共号《花生村的故事》,分享各类自己关心的话题。

文章